当前的位置 :首页>橘乡清风
【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】十则家训传后代 清风拂面贯古今
2021-04-07 16:38:29 来源: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
走进台州市黄岩区澄江街道凤洋村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成片郁郁葱葱的橘林,错落有致的民房、整治一新的道路,与古朴雅致的清廉墙搭配在一起,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。
澄江街道凤洋村全景
据《潮溪彭氏宗谱》记载,彭氏家族迁入凤洋村已有六百年多。自明代以来,彭氏家族共出了九名进士,六名举人。最引人瞩目的当属彭思德,字城,号云子,诰赠文林郎中宪大夫,人称云子公。彭思德从小勤奋好学,十四岁时乡试得冠,后中进士。他为官清正廉洁、勤政爱民,在担任贵州省思州府(今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)知府期间,视士民如子女,视同僚如亲人,将因叛乱导致社会治安较混乱,族群争斗不断的思州治理得井井有条。告第还乡后,他施教乡里,制订了家训十则:尽孝、种德、慎言、敦诚、立纲、设教、崇俭、守拙、力耕、笃学,给子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。
云子公家训
彭彦簪,字缨,号晋三,为彭思德长子。他爱民如子、为官清廉。在任四川省龙安府平武县(今四川省西北部)知县期间,订制度、兴教育、勤农桑,大公无私,奖罚分明。不到三年,平武县就被治理的人勤地丰,百姓安居乐业。清顺治十七年(1660)顺治皇帝连下两道圣旨表彰彭彦簪和他的夫人。随后,彭彦簪升迁为贵州省贵阳府知府,实施轻赋税、平物价、勤农桑政策,让百姓休养生息。在调任安顺府任知府后,他停收新垦荒地赋税,鼓励百姓开荒种粮,对困难者给予救济,对诚信者给予奖励,对欺行霸市者给予严厉打击,将该地区治理的井井有条。
彭彦簪63岁卒于任上。他和父亲彭思德两代为官,一生廉洁,没有给后人留下过多的奢美财物,只留下一座台门,一幢民宅。
花台门遗址
近年来,凤洋村统筹推进“清廉村居”建设,围绕“运行有序、政治清明,治理有效、村务清爽,监督有力、干部清正,干群和合、民风清朗”目标,坚持党建、制度、文化三管齐下,为乡村振兴提供纪律保障。自清廉村居建设启动后,该村实现三年涉纪零信访。
凤洋村廉情百景图一览
2019年1月,凤洋村依托特有的橘文化,挖掘以爱国为核心的古代爱国诗人屈原《橘颂》诗歌、以清廉为核心的南宋廉相杜范诗词、以齐家为核心的彭氏云子公家训十则等清廉文化元素,建成凤阳村清廉馆。馆内设有清廉墙,面壁思过室和清风茶室等,通过“学史、思过、践行、悟心”四个主题学习,进一步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自律意识。
群众们在清廉馆内参观
同时,凤阳村还将清廉因子植入村里的角角落落。每户村民门口悬挂着自家的家规,以好的家风带动村风、社风。廉政漫画清风桥、廉政语录小道让村民在闲暇散步之余受教育熏陶。村民排演的廉政小品、三句半等廉政作品,通过柑橘节、橘花节这个大舞台,向成千上万的游客来宾展现橘乡廉文化。
凤洋村的廉政漫画桥